明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的一幅名作,是花鸟画的代表作,除了作品本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之外,在应用中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。原作到现在其色相、饱和度与数百年前的初始状态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,为了更好地起到装饰意义,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,整体亮度和饱和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善,并且不失古朴和庄重。在修复过程中,主要使用了PS中色阶和饱和度两个工具,在增强图片明暗反差对比的同时提高了其彩度。为了保护图像的原始像素,在操作中使用建立调整图层的方法实现了上述效果。
“修旧如旧”原本是文物修复行业的一个术语,是指对文物进行修复时要保持其现有的客观状态,保留其历史沧桑感,不能好心办成坏事。其实,在修复文物的瑕疵时,创造性地加以改善也未尝不可,尤其是古典绘画,对其严重影响观赏性的缺损进行弥补也是一种艺术的再造。明朝周嘉胄在其所著《装潢志》中说:“古画有残缺处,用旧墨不妨以笔全之。”这是古人对古旧字画修补后要进行全色、接笔提出的要求,也为现代对古典绘画艺术进行图像处理的二次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总之,对绘画艺术作品使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还原性修复,是为了尽可能展现作品的原貌,提高原作复制品的欣赏性和装饰性,虽然和原作的当前客观面貌有所不同,但是会给人更好的美的享受。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,这种改善修复性图像处理决定了复制品和原作之间存在差别,会防止古典绘画的复制品被不法分子以真品的形式出售牟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