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新闻出版署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印发《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全面升级指明了方向,对建立完善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制度体系,解决突出环境问题,落实印刷业风险防控要求,推动印刷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纵观2020年中国印刷业发展,在《意见》的推动下,各地绿色化政策和行业标准陆续出台。行业各领域内,无论是协会、印企,还是产业链上下游都积极付诸行动,为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顶层设计有范
1、多地绿色化政策出台
10月,由中宣部印刷发行局牵头,广东省委宣传部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、广东省印刷复制业协会、北京印刷学院共同参与编制的《珠三角印刷业发展升级指南》在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上发布,该《指南》以顶层设计、绿色发展、创新驱动、先行先试为原则,与《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升级指南》《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升级指南》一起,为推动形成印刷业新发展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在《意见》的推动下,各地印刷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做规划,积极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。11月,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聚焦建立完善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机制等11个方面,为四川省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,也为印刷全行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“四川探索”。除此之外,北京市委宣传部发布了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企业减排绩效分级A、B级企业名单,《山东省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实施办法》《福建省示范印刷企业管理办法》也在计划制定中。
2、多项行业标准发布
2020年1月,生态环境部批准《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》(HJ1089-2020)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。作为印刷工业的第一个指导标准,该指南提出了印刷工业废气、废水、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,重点围绕污染预防技术、污染治理技术、环境管理措施和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内容展开,成为印刷行业日常环保执法的一个重要依据。
而在不久前,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布47项行业标准,其中包括《瓦楞纸板柔性版印刷过程控制要求》《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》《绿色印刷材料 胶印橡皮布》等,这些标准将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,让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更具规范。
3、最严“限塑令”来袭
同样也是在1月,国家发改委、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对禁止、限制部分塑料产品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提出要求,并明确了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城市需在2020年底前应完成的限塑任务。此后,各个省份相继发布了“地方版”限塑令,为“史上最严”做出注解。其中,海南省运用“组合拳”,先后印发了《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》《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、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补充实施方案》,让“限塑令”切实落地生根。
9月,修订后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施行,明确“包括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、回收情况”的法律义务,进一步推动禁塑工作落实,为绿色化发展贡献力量。
4、快递包装逐步绿起来
12月,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《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》的通知,提出“到2025年,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、标准和政策体系;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,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”的目标。